• <source id="eq8km"></source> <strong id="eq8km"><button id="eq8km"></button></strong>
  • <strong id="eq8km"><button id="eq8km"></button></strong>
  • 當前位置:首頁» 德育天地 » 安全教育

    防范電信網絡詐騙——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

    發布時間: 2023-02-17 09:16:20
    各位家長、同學們:
    當前,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重危害社會治安,給群眾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。每年寒暑假是學生被騙案件的高發期。我們總結了近期常見的幾種詐騙類型,請認真閱讀以下內容,以增強防范意識,避免上當受騙。
    常見詐騙類型:
    1.虛假貸款詐騙。貸款軟件會以低息高額度秒批為誘餌,事主下載虛假貸款軟件后,軟件客服以事主卡號輸入有誤被凍結為由,讓事主先繳納賬戶解凍資金。
    2.虛假刷單返利詐騙。騙子通過網絡發布兼職廣告、免費領取小禮品等方式進行引流,誘導事主下載詐騙APP,通過APP上發布任務讓事主先墊資后返利,前期返利會及時到賬,當事主墊付大金額后,會以種種理由不予兌現返利和本金。
    3.虛假投資理財詐騙。騙子將受害人拉入投資群,宣稱群內的“股票導師”可以指導投資證券(期貨、藝術品、虛擬幣等)賺錢,并下載騙子推薦的理財APP,后誘導受害人將資金轉入個人或者公司賬戶內充值,最終APP內的盈利和本金無法提現。
    常見針對學生的詐騙類型:
    1.以贈送游戲皮膚、道具為幌子,誘導學生操作家長手機,通過家長手機綁定的支付寶、微信賬號向騙子銀行賬戶轉賬;
    2.以明星生日在粉絲中隨機抽獎贈送獎金為由,誘導學生用家長手機給騙子銀行轉賬、發送支付寶口令紅包、微信紅包等,宣稱會得到相應的返利,轉賬越多返利越多,但是最終轉得越多被騙越多;
    3.以購買玩家游戲裝備為由,誘導學生進入虛假游戲交易平臺,平臺客服以需要繳納解凍資金、納稅等理由,誘導學生按網站客服要求轉賬給騙子賬戶;
    4.在社交軟件中私信學生,以學生涉及電信網絡詐騙為由,需要配合網絡警察調查,誘導學生使用家長手機轉賬,并要求不準告訴家長。
    在寒暑假期間,家長如何預防孩子上當受騙:
    1.避免孩子使用具有娛樂、社交軟件的手機;2.孩子使用智能機切勿綁定家長的支付寶、微信、云閃付、手機銀行等具有支付功能的APP。
    近期,隨著疫情政策的優化,不法分子冒充疫情防控部門工作人員,在電話中以配合疫情調查為由,將電話轉接至“公安局”之后,電話中的“民警”則以事主名下銀行卡涉嫌參與洗錢等,讓事主向指定賬戶轉賬清查事主資金以證清白,最終上當受騙。
    如有疑問,可以撥打全國警方防騙咨詢熱線96110
     
    寧德市教育局
    2023年2月2日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初審|倪國寶
    復審|吳國武
    終審|黃小剛